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大全 » 当代名词解释都市小说
扩展阅读
小说女主角叶蓁蓁 2021-03-16 21:49:57

当代名词解释都市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3-16 09:23:06

⑴ 名词解释:京味小说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老舍聚集其在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世俗生活所呈现的意趣风致,写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琐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洋溢浓郁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
“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 、 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世态。
俗白、凝练、纯净,是京味小说的特色。作家对北京口语进行了广泛吸收和精细提炼,调动了日常生活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让北京人说北京话,用北京话叙述北京的故事,描绘北京的风物,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全融为了一体。

⑵ 名词解释京味小说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老舍聚集其在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世俗生活所呈现的意趣风致,写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琐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洋溢浓郁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
“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

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世态。
俗白、凝练、纯净,是京味小说的特色。作家对北京口语进行了广泛吸收和精细提炼,调动了日常生活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让北京人说北京话,用北京话叙述北京的故事,描绘北京的风物,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全融为了一体。

⑶ 中国当代文学中 名词解释---1“三大能人” 2“陈奂生系列小说”

1. 三大能人:被誉为“蛤蟆滩三大能人”的郭世富、 姚士杰、郭振山,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特点。这几个人有个共性,就是都反对互助合作,维护私有制,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与梁生宝所代表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方向尖锐对立。
2.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细致地描绘了普通农民陈奂生的命运发展过程,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优秀作品。与建国以来同类农村题材作品相比,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艺术表现上,都有明显的突破。在思想上,《陈奂生上城》除了描写陈奂生生活条件的改善,还从他逍遥自得、自鸣得意的神态中,暴露出他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的弱点,进一步挖掘了陈奂生的性格内涵,揭示出他作为中国新社会的农民,仍然受到了"精神胜利法"的严重侵蚀。在艺术上,体现了高晓声创作的基本风格:善于通过细腻、逼真的心理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个性;体现出一种幽默诙谐的总体格调;形成了一种纯朴自然并与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相贴切的个性化语言。

⑷ “七月派”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发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与现实胶着的关系,决定着它的流派性格。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
七月派是活跃在抗日战争的时空下,与抗日战争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一个文学流派。伴随着抗战的始终,七月派走过了从发生、发展到消隐的演变过程。其中,流派人员构成的分化重组,流派风格样貌的前后变化,都与抗战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状态的转变息息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战文化背景中,执守着五四新文学的启蒙姿态,并将启蒙的思路与抗战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发展和深化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

⑸ 请教几个现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希望大家的帮助!

言文和一
就是表示你的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意思
现代通俗小说
现代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九月寓言》
张炜写的一本关于生活的书

⑹ 都市大众小说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中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或通俗性的文学的总称。大众文学和“纯文学”相对应,在商品经济流通过程中,侧重于追求群众趣味,注意消遣性和娱乐性。现代题材小说、传奇小说、剑侠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打斗小说、政治小说、言情小说、推理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等,在广义上都可以列为大众文学。

⑺ 当代文学史 成长小说 名词解释。

亦称启蒙小说,成长小说起始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这类小说处理的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无知至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或许进入社会吃亏吃苦而逐渐明白世途艰难人心险恶,或许经历某个或某些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领悟有所改变;而在这番「转大人」的领悟和改变完成之际,故事亦於焉到达尾声。

⑻ 几个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政治抒情诗 ——

政治抒情诗,“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这种评述和反应,一般来说不可能出现多种视角和声音,因为其精神上的“资源”,来自当时对现实历史所作的统一叙述。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产生于80年代末的欧美。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规范、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我国的女性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指的是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主体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一定是女性。 女性主义文学源于英美,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代表人物如波夫瓦以女性关心话题为主题、面向女性读者的文学。

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⑼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今天派2、古典加民歌3、现代派小说4、新历史小说

今天派:(格非先生的定义)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伪现代派”时期(1979-1981)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意识流、象征主义)的影响,中国文学曾出现过以“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派诗歌”为代表的、在文学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探索的实验作品。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虽然在形式上开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以主观的心理意识流程来安排叙事时空,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并没有触及到中国作家深层的审美观念、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所谓“现代主义”只是运用了象征、变形、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体上仍是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会写实文学”,其目的是为了表达作家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意见,即对主观意识的描写是为反映客观现实服务的,作品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而不是西方现代派所表现的对“个体生命”的忧虑,因此他们的创作事实上仍旧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延续。正因为此,他们的创作被人们称为 “东方意识流”或“心理现实主义”,也有人称其为“伪现代派”。

二、先锋小说的繁荣期:(1985-1988)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越来越多地被翻译和介绍进中国,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以及理论界的形式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为人们所关注与争论的热点,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刺激下,中国的先锋小说创作在1985年后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于先锋作家们的作品过于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在读者中逐渐失去市场,先锋作家们因此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叙述风格采取了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作品转型到小说的其他领域。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在文学创作上,新历史主义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不能将一个时代的文学与其政治、经济、历史截然分开,而应将文学与非文学加以“综合研究”,力图达到“文化政治历史诗学”的“重写文学史”目的。相应的,新历史小说摈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二元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同时,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对现时的影响,整合积极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识,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比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革命历史小说” 和九十年代的正 “历史小说” , 新历史小说在写作手法上 表现出了与前二者迥然不同的特点, 它的抒写是反传统的, 表现在: 民间视角、个人体验的强调; 边缘人物、非史资料的撰写; 叙述空缺和再现原则的瓦解。 同时, 它渗透文中的历史表现出了虚无、 非理性的特点。

西方现代文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统称。在思想和内容上有强烈的主观性,倾向于悲观、虚无的思想,喜欢变现异化的主题。哲理意味浓重,通常以象征、暗示、寓言式的手段表现。有意追求陌生化或间离化的效果,人物形象普遍为非英雄化、反英雄化,以意识流手段及梦幻的色彩用似是而非的手法来表现其主题。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是指1985年前后中国文坛出现的以夸张变形等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来关注现代个体人的生活状况,展示现代人失落、惶惑和生存荒诞感的小说。

古典加民歌……对不起,我不知道